13层楼高的8万吨“大压机”,锻压出飞机的起落架、主梁;上千个软件组成的网络控制系统,成为高铁列车的大脑和神经;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期待着挽起南海的浪涛。4000吨起重机,将为大型核电站扬起臂膀。
重大装备制造,事关国家命脉、国家安全。在这个领域默默付出的人们,当得起“国家工程师”之名。他们专注的,是代表国家核心制造能力的大国重器。他们的事业,撑起国民经济的脊梁。
《沉阳日报》12月7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栏目中刊登了沉鼓集团透平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姜妍的成长之路。
21年,从45万吨到120万吨,她和设计团队实现了中国乙烯压缩机 “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在这个代表石化 工业装备最高水平的领域,打破长期被国外技术垄断的僵局,不断刷新纪录,开启了中国石化 装备跳动“中国心”的时代,践行着产业报国之梦。
她,就是沈阳鼓风机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透平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十九大代表姜妍。
起步从学徒工做起
1993年,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姜妍来到省城沈阳上大学,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营养。那时,每当老师说起一些先进技术被国外掌握,我们常常受制于人的时候,她的心中总会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惆怅,梦想着有一天自己能够创造出世界水平的先进技术,打破国外的垄断,让国人扬眉吐气。1997年,怀揣梦想的姜妍进入曾为共和国创造了无数个第一的沈阳鼓风机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进入大城市大工厂,她的心里有欢喜,更有珍视。她对工作不挑不拣,师傅安排做什么就做什么,无论是主要设备还是辅助设备,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甚至为一个并不起眼的工序画了叁年技术图纸。就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让她的收获颇丰:各种仪表、齿轮所用的材料、技术规范、使用标准、物理特性她都了然于心,各个专业的绝技,各道工序的妙处,她都能如数家珍。也正是因为这样,当挑战来临时,她才敢于迎难而上,并不断攻克难关,取得胜利。
挑战百万吨乙烯压缩机设计第一人
乙烯压缩机堪称乙烯工业的“心脏”,百万吨乙烯压缩机更是代表石化装备最高水平。一位德高望重的院士在一次会议上说,乙烯压缩机如果不能实现国产化,中国人将永远被人卡着脖子。闻听此言,年轻的姜妍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为了实现乙烯压缩机国产化的梦想,姜妍将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大型乙烯压缩机的研制中,不断追求和突破我国离心压缩机的核心技术。
2006年,国家决定建设三个百万吨乙烯项目,沈鼓 集团承担了研制百万吨乙烯压缩机组的任务。此前,沈鼓集团虽然先后完成了一大批大型压缩机研制工作,然而百万吨乙烯压缩机却一直没有突破。当时,年仅33岁的姜妍“不知天高地厚”地接下了任务。
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姜妍和她的团队夜以继日地查资料,一遍遍爬上数十米高的乙烯装置工作台,观察结构和整理参数。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2010年,姜妍和她的团队设计的我国第一台乙烯压缩机成功运行,打破国外长达十几年的技术垄断。2012年,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成功应用,百万吨级乙烯装置第一次安上了“中国心”。2018年4月26日,由姜妍主导设计的120万吨乙烯压缩机在用户现场开车成功,这是国内最大的乙烯压缩机,被誉为透平压缩机“皇冠上的明珠”。
梦想让更多的“中国心”走向世界
面对成绩,姜妍坦言,荣誉只是一个点,而工作是一个面,还要不断地去突破,去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
姜妍告诉记者,沉鼓每一个国产化的产物,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作为团队带头人,她希望能够带领年轻的伙伴们尽快成长,将团队能量发挥到极致。她为年轻的研发人员量身订制了详细的培养计划,并给每个人配备了各有专长的师傅,从掌握制图、观摩设计到参与设计,让他们经受全方位的学习和锻炼,成为更多“中国心”的创造者。
“我会始终坚持我的初心,就是一定要设计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压缩机产物。我知道这条道路从来就不是一条两边鲜花盛开、中间铺有红毯的星光大道。好运、捷径、名利从来不属于这个事业,有的只是‘一山放过一山拦’的无尽探索……”姜妍说,她依然愿意坚持在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让更多的“中国心”走向世界。